来自:舒心企服(北京)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6-20 17:55:22 浏览 :次
私募基金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是中基协发布的新规,注册私募基金公司之后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对私募基金公司的声誉风险实施管理制度,确保私募基金公司不会出现声誉风险。
私募基金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
一、私募基金公司应制定并持续完善符合其战略目标、业务特点、产品或投资组合规模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目标和原则、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管理流程、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及其他利于防范、管理声誉风险的要求。
二、私募基金公司应建立健全对外发布与公司声誉风险相关的信息流程。私募基金公司应推进官方宣传平台建设,运用多种媒介形式推动公司正面、客观信息的主动传播。
三、私募基金公司应确定声誉风险来源,收集和识别相关内外部信息,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股权结构变动,战略规划、公司治理目标调整;
2、股东及其关联方声誉事件;
3、营销和媒体推广方案实施;
4、内部控制设计、执行及信息系统的重大缺陷;
5、第三方合作机构自身的违法违规行为或服务质量问题;
6、投资者投诉及其涉及公司的不当言论或行为;
7、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工作人员变动;
8、工作人员违反业务规范、廉洁从业规定、职业道德规范等的不当行为或言论;
9、司法性事件及监管调查、处罚等;
10、新闻媒体的报道或网络舆情;
11、他人通过仿冒公司名称、商标、网址等行为从事非法活动;
12、其他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重要因素。
四、私募基金公司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声誉风险舆情监测和分析评估机制,密切关注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其他风险与声誉风险的交互影响和转化,主动识别声誉风险事件。
私募基金公司可通过情景分析或其他手段分析评估声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公司业务和声誉的影响程度。必要时,私募基金公司可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舆情监测和风险评估。
私募基金公司对于评估出可化解或在公司风险偏好容忍度内的声誉风险可以通过加强预警、定期检查等方式进行控制和缓释;对于评估出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影响的声誉风险,应制定分步化解风险的具体方案,视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五、私募基金公司应根据分级分类结果科学、灵活应对处置声誉风险,包括以下措施:
1、核实引发声誉事件的主客观原因,分析判断公司的责任、影响范围,实时关注分析舆情;
2、根据声誉事件具体情况,明确相应的职责、处置流程和报告路径;
3、检视其他业务、宣传策略等与声誉事件的关联性,防止声誉事件升级或出现次生风险;
4、采取适当的方式适时对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或社会公众披露相关信息,澄清事实情况,回应社会关切;
5、对违反职业道德、违法违规经营等引发声誉事件的,根据情节轻重进行追责,并视情况公开,展现真诚、有担当的社会形象;
6、及时开展声誉恢复工作,加大正面宣传,介绍针对声誉事件的改进措施,降低声誉事件的负面影响;
7、对恶意损害公司声誉的行为,依法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8、其他必要的措施。
六、私募基金公司应建立工作人员声誉管理机制,防范和管理工作人员引发的声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
1、制定工作人员声誉管理制度规范,明确工作人员需要遵循业务规范、廉洁从业规定、职业道德规范、个人行为规范以及对外沟通原则;
2、加强工作人员使用社交平台、自媒体等网络媒介行为管理,要求工作人员不得泄露行业及公司工作秘密,不得制造和传播违反社会公序良俗或不实的信息,不得发布有损行业声誉和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的不当言论;
3、明确工作人员声誉管理的专门部门或团队,其他部门应根据工作人员声誉管理的职责分工,配合牵头部门进行声誉风险监测、识别、记录、处理和报告;
4、将工作人员声誉情况纳入人事管理体系,在进行人员招聘和后续工作人员管理、考核、晋升等情形时,应对工作人员的历史声誉情况予以考察评估,并作为重要判断依据。
七、私募基金公司应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的工作考核及责任追究机制,对引发声誉风险、不当处置声誉事件的部门或工作人员进行问责,对相关问题的改进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将声誉风险的处置情况纳入高级管理人员、各部门和分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范围。
八、私募基金公司应保存声誉风险事件情况、应对措施、处理结果等信息,相关信息保存期限应不少于五年。
如果在办理私募基金备案或者注册私募基金公司上有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咨询我们舒心企服帮您解决。
一站式代办省钱省时省心
10万+成功案例 经验丰富
绿色加急通道 快速下证
快速拥有海外公司架构
资深团队多对一服务指导